警惕专业杀手

又把一批高中读者熬毕业了,而小说还没写完。最近正是选专业的时节,高中毕业生往往会受到学生思维桎梏,一个典型pua思想就是"先选学校后选专业"。高中为了数据好看,期待学生不管什么低分专业能走就走,毕竟红榜喜报从来只问学校不问细分去处。某些招生办老师承诺说本校转专业概率高达百分之九十几,不要轻信。如果你是以相对较低的分数进入这所学校,又何来的信心一定能卷硬逼你更高分进来的人呢?越是更好的大学转专业越卷,相当多的顶尖985尤其是理工科,大一一进去转专业的厮杀便开始,人人都指望着大一结束逆天改命。所谓百分之九十几的成功率很大程度上要参考学生绩点/学积分排位,不到一定分数和排位报不上转专业,自知不行也不会报。这种数据大都是幸存者偏差。想着先读烂专业进去转的风险相当大。


还有一些同学在填专业时心生侥幸,想着自己是基础学科,打算以后搞科研当青教。这一点无须我多费口舌,只简单说一下目前国内人尽皆知臭名昭著的"非升级走"政策,几乎各个学校都可以签一堆毕业博士,把你拖到35岁用借口解雇。这样的解雇率在武大达到97%之高。另外学术裙带关系,各种利益牵连更加不必赘述,大家出门去知乎or看看b站专业up主的分析相信会有更细致的了解。此外在学术环境里相当严格的是对海外背景的要求,土博出来和海外博,甚至海本海博比起来实在难有竞争力。所以千万警惕某些录取本硕博连读项目,往往偏基础学科难以找工作,还要把你捆绑十年欠卖身契,杜绝你本科毕业和研究生毕业人生中绝无仅有的两次成本相对较低的转行机会。刚刚毕业的高中生通常来说很难对未来十年的人生具有实感,对就业环境也难有清晰认识。


事实上各种"计划"、各种"项目、还有各种名字怪里怪气,尤其喜欢以伟人命名的实验班,还有各种特殊"优待"的学院都相当值得筋惕。这些才是真正的专业杀手,其中不乏一些项目甚至筛选学生难度相当高。大学和高中不同,已没有实验班、平行班之分,除了高中依靠网络知识都很轻易可以获得,而一些特殊计划往往意味着更难的教学。这种难度并没有实质的利益,最后时常多给予一个荣誉学位。


所然而无论是出国还是就业,对方单位是不可能搞清楚每个学校的每个学位意味着什么的,这种东西相当鸡肋,而它本身教学相对较高的难度则会拉低绩点。事实上最安全稳妥的就是就读学校普通学院普通专业,不要想着偏怪难就高人一等,到了大学同样的专业和课程,如果可以更简单地刷到更高的绩点,则意味着有大把的时间和可能性准备出国、考研、考公和实习。分享我身边亲眼所见的几个暗杀天坑:第一个是北外的北外学院,当时我们这届高中毕业的时候这个计划才实行两年,也就意味着还没有任何毕业生可以看毕业走向、工作情况。这个项目在全国招人要求极高,单独面试,对英语要求非常非常高,挑走了当时班上可以说是英语最好的两位同学,以他们自身的条件和素质,研究生考藤校g5是没有问题的。然而北外学院进去之后必须留本校读研,签约把学生困在囹圄之中,不仅学英语,还要学法语、国际关系各种人文学科甚至商科,都交杂学一点。相信外语专业的大家基本都了解,国内外语教学四年大概能把学生教到什么水平,这种雨露均沾每样来点的教学计划往往导致学生连法语二外都难以精通。法专学生天天学法语,毕业都有大把学生达不到c1,更何况这种综合培养计划蜻蜓点水地学习法语了。


第二个例子是和北外学院相对的上外卓越学院,进校的时候报名参加考试,选拔相当严格,但千万不要以为高人一等。四年读下来会有无数次选课和自己本专业选课冲突的情况,很多同学大三大四还在补大一大二错过的毛概思政马哲。学院要求大学四年期间至少读一个summer school,自费。这种东西锦上添花不错,变成强制要求就很让人苦恼了,更别说大三大四的学习计划会影响对外语专业学生至关重要的出国交流。总体来说卓院没有上一个这么坑,但同样的毕业证平白去多读一个所谓的荣誉证书,毕业了性价比真的不高。在上海这种遍地机会的地方,节约出来的时间精力用来找实习性价比高很多。


第三个例子是理工科,上交的致远学院,只是略有了解所以不敢乱说。这个学院和前两个性质差不多,是平行于大家各自专业学院的学院,把其中的优秀学生拎出来额外授课,有更强的难度,承诺保研名额。然而进去之后会发现保研并没有原先想的那么容易,更难的教学伤绩点,而绩点则是出国留学、各种跨校保研深造之根本。简而言之就是,如果最终拿的毕业证是一样的,同专业同学校,那就没有必要去一些看起来高人一等的学院,里面往往多坑,而且教学计划施行时间大都不超过十年,有太多不合适高风险的地方。


此外还有南大的法学-德语计划,各种大学专业内的外国大学合作签约几+几计划。这里指的不是宁波诺丁汉、西交利物浦此类中外合资大学,这类大学一直饱受大陆就业环境的偏见,事实上,如果家庭条件不足以直接出国读英本,又想拿海本申英研,这种大学性价比相当之高,甚至可以说相当划算。但是请千万警惕,尤其是理工科专业和国外的合办项目,类似于国内读3年然后外国读3年拿研究生文凭这种。和英美合作的没有这么坑,和法德合作大多是坑的,需要占用大量时间学习一门新的语言,而理工科就业上来说,法德和英美上比并没有一骑绝尘的优势,足以慰劳你多年的外语学习。理工科的同学自身有技术在手,英语学好通过自己申请哪里不能去,没有必要被拴死在这里花更多的金钱精力选择小众路线。


最后值得大家警惕的是国家专项和强基计划,天下真的没有白吃的午餐。这两个教学计划降低收分必然是要你付出代价的。对于学校优先于专业的同学来说,可能这种代价没有那么残酷,但是也需要仔细衡量自己是否能承受。警惕自然基础学科和四大天坑生化环材!再加一个土木。外语专业也不太建议碰,尤其是家庭不好不打算出国发展的,直接跑。我写这篇文章的动机就是,在读者群里有位读者分享自己被某中流985的强基录取,生物专业,本硕博签约。不知道作为高中生的大家观感如何,至少我来说觉得这种心黑程度真是叹为观止。把一个个水灵灵的高中生签进去读天坑,一签还签到博士,签到土博。高中生未来十年甚至十五年的人生都被钉死在这里了。


最后只是我个人的选择,仅供参考,对于理工高技术要求同学来说,专业大于地域大于大学,因为改行技术壁垒更高,而地域则很大程度决定你认识的人和得到的机遇。文科尤其是商科外语传媒方向的同学,地域=大学大于专业。文科变动性更强,专业之间壁垒相对较小,这种情况下大学的名号和地区提供的机遇更加重要。


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

评论 ( 5 )
热度 ( 298 )
  1. 共30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芒角 | Powered by LOFTER